线上服务咨询
答好五问促增收丨产业提质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
发表时间:2025-09-13
文章来源:admin
浏览次数:
近年来,普洱市结合区位优势、资源优势,在优化产业布局、加大主体培育、促进标准提升等方面进行提质升级,并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之路,扩大种植规模,推行标准化种植,助推普洱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航拍普洱主城区。
镇沅县
澳洲坚果丰收
九月,硕果盈枝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的澳洲坚果迎来了丰收季。种植户们正抓紧晴好天气,有序进行采摘、脱皮、晾晒,确保坚果能卖个好价格。
在勐大镇桂花甲村,种植户潘世超家的190亩坚果园里,青皮果缀满枝头、硕大饱满。看着自家果园丰收的景象,他笑得合不拢嘴:“今年果子的品质特别好,已经有收购商主动上门联系。等成熟度再高一些,我们就组织工人采摘。”据了解,当前青皮果收购价在每公斤7元至8元,价格较去年稳中有升,种植户信心十足。
和平镇种植户康学良家引进了澳洲坚果自动化生产线,不仅加工自家坚果,还代加工附近村民的青皮果。“机械化生产不仅让加工效率提高了40%,还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,解决了传统加工方式耗时耗力、品质不均、成本偏高的问题。现在每天大概能加工15吨青皮果。”康学良介绍道。
近年来,镇沅县通过退耕还林、木本油料建设等项目带动农户种植澳洲坚果10万亩,目前有5.6万亩挂果,预计产值3800万元,小坚果成为群众增收“金果果”。
西盟县
千亩坚果托管初见成效
在西盟佤族自治县翁嘎科镇龙坎村英布龙上组,成片的澳洲坚果树郁郁葱葱,一串串硕大的青果挂满枝头。清晨,村民们便背着箩筐走进山林,一场热闹的坚果采收图景,正在地里生动铺展。
翁嘎科镇龙坎村英布龙上、下组的澳洲坚果产业,起步于2016年的陡坡地生态治理项目,当时共种植1000亩。2023年,这片坚果林初步进入挂果期,但因村民缺乏专业培训、管理不到位、后续投入不足,产业效益不明显。2024年,仅收获青皮鲜果30吨,产值18万元。
“之前,我们都是自家管自家的树,没技术也没方法,果子结得少,产量不是很理想。”龙坎村英布龙上组组长岩外说。
为破解产业发展瓶颈,找准坚果产业的定位与优势,2024年7月,龙坎村与西盟现代林业开发有限公司达成合作,敲定了为期20年的“1000亩澳洲坚果托管抚育项目”。项目计划总投资168.3万元,对英布龙上、下组保存较好的1000亩坚果树,开展为期三年的提质增效工作。该项目采用“政府引导+企业带动+村组管理+群众参与”的模式,由西盟现代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全权托管,严格落实统一管理技术、统一采收时间、统一采收规范、统一采收质量、统一采收秩序。
“开展合作后,公司从技术到管理都帮我们把关,我们明显看到树长得更壮了,挂的果子也比以前多了。”看着果园的新面貌,岩外的语气里满是期待。
在具体的利益联结机制上,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及现有果树入股,在不改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,占每亩资产的70%;西盟现代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则以资金、技术、运营管理等入股,占每亩资产的30%。项目产生效益后,利润将按农户70%、企业30%的比例分成。据测算,该项目可带动60余户农户参与,丰产期每年总收益可达196万元,户均收益约3.1万元。
“今年是托管项目落地后首个丰收年,目前采收工作正有序推进,产量和效益数据还在统计,但果实品质、产量都达到了预期。下一步,公司将加快完成采收、销售及收益核算,让群众尽快拿到产业发展红利。未来,我们会继续深化与村集体、农户的合作,优化运营模式,真正把澳洲坚果产业打造成助力西盟县乡村振兴、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支柱产业。”西盟现代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婉婷说。
景谷县
辣椒“烘出”红火日子
9月上旬,随着本地鲜椒进入采收期,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重点投资建设的辣椒加工厂正式开启旺季生产。该烘干厂的投用,不仅填补了当地工业辣椒产后加工的空白,而且通过“种植+加工+销售”的产业链闭环,解决了农户鲜椒储存难、销路窄的问题,为乡村振兴注入产业新动能。
清晨,数十名种植户驾驶着满载辣椒的三轮车、小货车陆续抵达。卸货、称重、登记、结算,现场即可领取当日货款,种植户们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。“我今年种了3亩工业辣椒,亩产值约14000元。辣椒烘干厂的投用,让我种得心安、销售方便。”景谷镇文东村村民李梅告诉笔者。
加工厂的忙碌,也带动了村民就近就业。在烘干厂分拣车间,景谷镇云盘村村民陈天才正麻利地将鲜辣椒送上烘干线。作为工厂的长期工人,对他来说,既能照顾家里老人小孩,又有稳定收入,这份工作“踏实又靠谱”。
作为景谷县景谷镇的重点农业产业项目,该工业辣椒烘干厂于2023年3月启动建设,总投资1300余万元,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,历经一年半建设,于2024年9月6日正式投产。如今,这里已成为服务多地的区域性辣椒加工中心,一条现代化烘干生产线日处理鲜辣椒能力达20吨,更构建起“种植—收购—加工—销售”的完整产业链。
“景谷镇海拔、气候等各方面条件很适合工业辣椒生长,以前老百姓种工业辣椒也是我们来收购,拉到四川等地卖,但损耗非常大。于是,我们就决定在景谷镇建一个烘干厂,引进空气能烘干机来加工工业辣椒,加工出来的工业辣椒品质好,很受市场欢迎。”景谷金梦银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兵介绍。
据悉,仅2024下半年,景谷镇各村经济合作社就从烘干厂获得6万元分红。按照今年每公斤7元至8元的鲜椒收购价格计算,各村分红有望翻一番。“今年景谷镇的辣椒行情还算稳定,种植户也增加了不少,辣椒品质比去年更好了。”罗兵说。
有烘干厂兜底,老百姓种得放心、卖得省心。如今,走进景谷镇各村,田间地头是连片的辣椒种植地,烘干厂里机器轰鸣,新修的道路上货车穿梭。景谷金梦银农业有限公司的辣椒产业链,正以“企业带动、村民参与、政府支持”的模式,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澜沧县
包麦地村酸茶飘香出深山 科技赋能助增收
近年来,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勐朗镇依托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,大力发展高山茶叶种植。通过“科技+公司+党组织+农户”的创新模式,构建起集基地种植、产品加工、营销推广、茶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,借助科研技术力量和企业优势,倾心打造从“源头到茶杯”的生态茶业体系,以生产自然生态、传统工艺制作的高品质普洱茶为目标,做大做强酸茶产业。
作为当地特色茶品,酸茶以茶叶为原料,经特殊无氧发酵工艺制成,其独特的酸味并非人工添加,而是发酵过程中自然产生,混合着花果香、蜜香甚至奶酪香的复合酸香,层次丰富。酸茶富含维生素C,丰富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、抗衰老、降血糖血脂等作用,茶氨酸、谷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则能促进新陈代谢,成为兼具风味与健康价值的特色饮品。
据澜沧章硕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硕介绍,公司茶叶基地占地面积有1万余亩,入秋后每10天左右便要采摘一茬秋茶。依托与农技部门的技术合作,公司的酸茶生产工艺愈发成熟,产量也稳步提升。
“我们村与澜沧章硕茶叶有限公司合作,村民与公司签订协议,将茶叶供给公司,茶农通过采茶和到茶厂务工增加了收入,带动了农民致富增收。”勐朗镇包麦地村党总支书记、主任罗红光介绍,2024年,包麦地村酸茶产量达67吨,产值突破215.93万元,直接带动包麦地村50余户茶农持续增收。
“过去背着茶叶去街上卖,也没有多少人来问,一天下来挣不了几个钱,还不如干些杂活。”包麦地村梁子八组村民刀娜的话语里满是感慨,“现在我年纪大了干不了重活,采茶季就采自家6亩茶地的鲜叶供给公司,还有专人上门来收,再也不用走街串巷去卖了。现在,大伙种茶的信心越来越足,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增收。”
航拍普洱主城区。
镇沅县
澳洲坚果丰收
九月,硕果盈枝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的澳洲坚果迎来了丰收季。种植户们正抓紧晴好天气,有序进行采摘、脱皮、晾晒,确保坚果能卖个好价格。
在勐大镇桂花甲村,种植户潘世超家的190亩坚果园里,青皮果缀满枝头、硕大饱满。看着自家果园丰收的景象,他笑得合不拢嘴:“今年果子的品质特别好,已经有收购商主动上门联系。等成熟度再高一些,我们就组织工人采摘。”据了解,当前青皮果收购价在每公斤7元至8元,价格较去年稳中有升,种植户信心十足。
和平镇种植户康学良家引进了澳洲坚果自动化生产线,不仅加工自家坚果,还代加工附近村民的青皮果。“机械化生产不仅让加工效率提高了40%,还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,解决了传统加工方式耗时耗力、品质不均、成本偏高的问题。现在每天大概能加工15吨青皮果。”康学良介绍道。
近年来,镇沅县通过退耕还林、木本油料建设等项目带动农户种植澳洲坚果10万亩,目前有5.6万亩挂果,预计产值3800万元,小坚果成为群众增收“金果果”。
西盟县
千亩坚果托管初见成效
在西盟佤族自治县翁嘎科镇龙坎村英布龙上组,成片的澳洲坚果树郁郁葱葱,一串串硕大的青果挂满枝头。清晨,村民们便背着箩筐走进山林,一场热闹的坚果采收图景,正在地里生动铺展。
翁嘎科镇龙坎村英布龙上、下组的澳洲坚果产业,起步于2016年的陡坡地生态治理项目,当时共种植1000亩。2023年,这片坚果林初步进入挂果期,但因村民缺乏专业培训、管理不到位、后续投入不足,产业效益不明显。2024年,仅收获青皮鲜果30吨,产值18万元。
“之前,我们都是自家管自家的树,没技术也没方法,果子结得少,产量不是很理想。”龙坎村英布龙上组组长岩外说。
为破解产业发展瓶颈,找准坚果产业的定位与优势,2024年7月,龙坎村与西盟现代林业开发有限公司达成合作,敲定了为期20年的“1000亩澳洲坚果托管抚育项目”。项目计划总投资168.3万元,对英布龙上、下组保存较好的1000亩坚果树,开展为期三年的提质增效工作。该项目采用“政府引导+企业带动+村组管理+群众参与”的模式,由西盟现代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全权托管,严格落实统一管理技术、统一采收时间、统一采收规范、统一采收质量、统一采收秩序。
“开展合作后,公司从技术到管理都帮我们把关,我们明显看到树长得更壮了,挂的果子也比以前多了。”看着果园的新面貌,岩外的语气里满是期待。
在具体的利益联结机制上,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及现有果树入股,在不改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,占每亩资产的70%;西盟现代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则以资金、技术、运营管理等入股,占每亩资产的30%。项目产生效益后,利润将按农户70%、企业30%的比例分成。据测算,该项目可带动60余户农户参与,丰产期每年总收益可达196万元,户均收益约3.1万元。
“今年是托管项目落地后首个丰收年,目前采收工作正有序推进,产量和效益数据还在统计,但果实品质、产量都达到了预期。下一步,公司将加快完成采收、销售及收益核算,让群众尽快拿到产业发展红利。未来,我们会继续深化与村集体、农户的合作,优化运营模式,真正把澳洲坚果产业打造成助力西盟县乡村振兴、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支柱产业。”西盟现代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婉婷说。
景谷县
辣椒“烘出”红火日子
9月上旬,随着本地鲜椒进入采收期,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重点投资建设的辣椒加工厂正式开启旺季生产。该烘干厂的投用,不仅填补了当地工业辣椒产后加工的空白,而且通过“种植+加工+销售”的产业链闭环,解决了农户鲜椒储存难、销路窄的问题,为乡村振兴注入产业新动能。
清晨,数十名种植户驾驶着满载辣椒的三轮车、小货车陆续抵达。卸货、称重、登记、结算,现场即可领取当日货款,种植户们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。“我今年种了3亩工业辣椒,亩产值约14000元。辣椒烘干厂的投用,让我种得心安、销售方便。”景谷镇文东村村民李梅告诉笔者。
加工厂的忙碌,也带动了村民就近就业。在烘干厂分拣车间,景谷镇云盘村村民陈天才正麻利地将鲜辣椒送上烘干线。作为工厂的长期工人,对他来说,既能照顾家里老人小孩,又有稳定收入,这份工作“踏实又靠谱”。
作为景谷县景谷镇的重点农业产业项目,该工业辣椒烘干厂于2023年3月启动建设,总投资1300余万元,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,历经一年半建设,于2024年9月6日正式投产。如今,这里已成为服务多地的区域性辣椒加工中心,一条现代化烘干生产线日处理鲜辣椒能力达20吨,更构建起“种植—收购—加工—销售”的完整产业链。
“景谷镇海拔、气候等各方面条件很适合工业辣椒生长,以前老百姓种工业辣椒也是我们来收购,拉到四川等地卖,但损耗非常大。于是,我们就决定在景谷镇建一个烘干厂,引进空气能烘干机来加工工业辣椒,加工出来的工业辣椒品质好,很受市场欢迎。”景谷金梦银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兵介绍。
据悉,仅2024下半年,景谷镇各村经济合作社就从烘干厂获得6万元分红。按照今年每公斤7元至8元的鲜椒收购价格计算,各村分红有望翻一番。“今年景谷镇的辣椒行情还算稳定,种植户也增加了不少,辣椒品质比去年更好了。”罗兵说。
有烘干厂兜底,老百姓种得放心、卖得省心。如今,走进景谷镇各村,田间地头是连片的辣椒种植地,烘干厂里机器轰鸣,新修的道路上货车穿梭。景谷金梦银农业有限公司的辣椒产业链,正以“企业带动、村民参与、政府支持”的模式,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澜沧县
包麦地村酸茶飘香出深山 科技赋能助增收
近年来,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勐朗镇依托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,大力发展高山茶叶种植。通过“科技+公司+党组织+农户”的创新模式,构建起集基地种植、产品加工、营销推广、茶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,借助科研技术力量和企业优势,倾心打造从“源头到茶杯”的生态茶业体系,以生产自然生态、传统工艺制作的高品质普洱茶为目标,做大做强酸茶产业。
作为当地特色茶品,酸茶以茶叶为原料,经特殊无氧发酵工艺制成,其独特的酸味并非人工添加,而是发酵过程中自然产生,混合着花果香、蜜香甚至奶酪香的复合酸香,层次丰富。酸茶富含维生素C,丰富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、抗衰老、降血糖血脂等作用,茶氨酸、谷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则能促进新陈代谢,成为兼具风味与健康价值的特色饮品。
据澜沧章硕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硕介绍,公司茶叶基地占地面积有1万余亩,入秋后每10天左右便要采摘一茬秋茶。依托与农技部门的技术合作,公司的酸茶生产工艺愈发成熟,产量也稳步提升。
“我们村与澜沧章硕茶叶有限公司合作,村民与公司签订协议,将茶叶供给公司,茶农通过采茶和到茶厂务工增加了收入,带动了农民致富增收。”勐朗镇包麦地村党总支书记、主任罗红光介绍,2024年,包麦地村酸茶产量达67吨,产值突破215.93万元,直接带动包麦地村50余户茶农持续增收。
“过去背着茶叶去街上卖,也没有多少人来问,一天下来挣不了几个钱,还不如干些杂活。”包麦地村梁子八组村民刀娜的话语里满是感慨,“现在我年纪大了干不了重活,采茶季就采自家6亩茶地的鲜叶供给公司,还有专人上门来收,再也不用走街串巷去卖了。现在,大伙种茶的信心越来越足,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增收。”